2014年7月3日 星期四

Britannia Mining Museum - 溫哥華銅礦博物館


每年夏天都是溫哥華旅遊業最繁忙的時刻,層出不窮的偶發事件以及瑣碎的行程安排都足以讓人忘記停下腳步欣賞一下這城市一年之中最明亮的季節。所幸 BC 省旅遊局 “體恤” 業界人士的辛勞,竟然在這樣的六月發出考查邀請,帶領大家到2010年冬奧舉辦地威士勒雪 ......  山腳下的小鎮 Squamish (斯闊米什) 進行景點宣傳。讓一眼有機會 “奉旨” 在大家都忙的不可開交時偷得浮生一日閑地名正言順出門玩。

這次的一日遊行程可說是非常充實,一口氣塞進五個景點,那種趕進度的節奏真的讓人一度有參加旅行團的倉促感。讓最近很習慣放緩腳步仔細參觀博物館的我稍感不適應,只能儘量在慌亂中找回自己的步伐,快速的用相機記錄自己的感受,為這趟旅程留下一些回憶。

今天的第一個景點就是 Britannia Mining Museum - 大不列顛銅礦博物館。如同之前所介紹喬治亞灣罐頭工廠,這個博物館同樣也是把已經廢棄的礦脈/工廠以 五百萬加幣重新整修,變成了充滿教育意味的活教科書,得以這曾經輝煌了將近一個世紀的經濟命脈承傳給下一代。

位在從溫哥華到威士勒的主要道路海天公路 (Sea-to-Sky Highway) 旁,那倚伴著高山而蓋起的巨型建築物十分顯眼。面對著 Britannia Beach / 大不列顛海灘,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讓其除了歷史的賣點外還有美景可欣賞。


從博物館看對面的海灣,就是這樣讓人不用解釋的美而已.. 



據說在 1974 年工廠終止運作以後,許多的大型器具都已經賣的差不多了,剩下來的則有一些放置在博物館的週圍,既能符合主題的裝飾,也能讓參觀者多少感受一些懷舊的醍醐位。


這臺載礦的卡車不得了,巨大到讓人驚訝,看我站在旁邊,只有2/3個輪子的高度!



坑道的入口位在半山,需攀爬九轉十八彎的樓梯方能抵達。


有別於台灣金瓜石的礦坑博物館以步行方式參觀,這裡的噱頭之一就是坐坑道小火車來進行特別的體驗。


每個人都要佩戴安全帽,這裡就沒有台灣那麼著重清潔,不會先給一個拋棄式的帽套。順帶一提,導覽員穿著起工人的連身制服,十分符合這個博物館的主題。


小火車在不使用的時候都鎖的緊緊的,應該也是安全考量。


一排可以坐三個乘客的火車,就座以後就以不是太快的速度進入了坑道。一駛動時仿彿有種迪士尼遊戲設施的錯覺。



在這炸藥的放置處稍微停下,導覽員下車來解釋給所有的旅客關於炸藥在當年對於礦坑的重要性、危險性以及使用方式等。但這裡展示的當然是假的。


另外由於這裡的主要礦產是銅礦,所以其實山壁上都有藍色的氧化銅,但由於光線不夠又持續移動,不太好拍攝。


火車開到礦坑中心,就請大家下車,接著去載下一批欲入坑道的遊客。此時導覽員就開始解釋一些開礦用的器具如何使用。最讓人訝異的是許多上了年紀的工具現在竟然都還能運作自如。在密閉的山坑中,這些利用馬達發動的機器產生的噪音讓人非常難受,其實這也是導覽員要讓參觀者感受的重點之一。



這個博物館,教育意味十分濃厚,不斷地企圖讓參觀者能夠去感受、了解礦工在上個世紀採礦時所面臨的辛勞與挑戰。例如下圖就請“特別來賓”示範如何把炸開的石頭鏟走,但當然不是真的鏟。



直到後期發明了鏟石機,才讓這個工作變得稍微輕鬆些。但石頭撞擊鐵製容器的響聲在這樣的環境裡也是加倍發出。



更有趣的是,此時導覽員突然把所有的燈都熄滅,企圖告訴我們在過去的礦坑裡面,工作時是沒有電燈的,如此伸手不見五指的狀態下,最早是以蠟燭來照明,但是在不確定是否有瘴氣,以及充滿炸藥的環境裡使用蠟燭是一種非常危險的做法,所以後來就發明放在帽子上的酒精燈,利用一片在火焰後面的反光板讓照明範圍更大,也更安全。


但在頭頂的帽子放火這檔事....


而最後展示的這個器具,老實說大家都忽略了,可是對礦工來說確實不可缺少的,那就是活動馬桶。在二十世紀初期,如果想成為一個礦工,公司給新進人員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推馬桶。每天兩次推到礦坑內讓大家方便,然後再帶出去倒。一個月後如果能夠忍受的了,才能夠晉昇成採礦者。順帶一提,那個年代廁紙是很貴重的,所以伊頓百貨 (Eaton) 的目錄成為大家的最愛...


坑內可參觀的地方其實並不如台灣黃金博物館多,也沒有長得像劉德華的蠟像以及台語的錄音帶對話


扯遠了,出了坑之後,在下圖一眼旁邊的那個細長的管子其實是個汽笛。當年是用來作警告以及當鬧鐘用的。如果這個汽笛連續拉響三次,就算是現今,救火車、救護車等緊急救援仍然會立即趕到。這或許就是這個小鎮的默契。



接著我們就要往那最有名的第三礦石處理廠前進,沿途當然也都是這些舊器具和車輛的展示與裝飾。






原礦與礦石加工處理厰永遠都是息息相關的,自二十世紀初這個礦脈確立,前後建蓋了三座加工廠。隨著第二工廠於 1921 年火災而廢棄之後,最著名的第三厰就在 1923 年完工。接下來的五十多年裏,這座工廠不眠不休的運作成爲了 Squamish / 斯闊米什社區的靈魂與核心。曾經有當地土生土長的記者在 1974年採訪其結束時,對於空氣中那再也聼不到的機器聲而難過落淚,可見這個工廠對於在地人來説,是多麽重要的回憶。

要成爲一個城鎮的地標,除了其功能外,建築外觀也功不可沒。由於礦物的物性所致,這個加工廠所採用的是重力選礦法,因此需要非常高的空間來處理,加上倚靠著山來蓋,土壤與水泥,樹木與鋼筋的融合,就算是路過都很難不多看它兩眼。

而在下圖導覽員身後的這條通天梯,其實就是當時工作人員的樓梯。據說連扶手都是在作為博物館之後才增加的。可想而知過去在此工作的人員,每個人應該都練就了一身攀爬的好本事,要不然這樣的樓梯爬個幾層,別說體力,眼睛都會產生錯覺了..



儘管我們沒有辦法上去參觀整個加工廠的原貌,但是在充滿鐵鏽的廢棄鋼材環繞底下,確實有種說不出的荒涼美感。相比較喬治亞罐頭工廠,少了些緊密,寬廣的空間更讓寂靜倍增。





除此之外,入口處也陳列了一些當年的礦石供參考




結束了這個充滿教育意味的礦山之旅,最後的餘興節目就是淘金。


利用下圖這個如同古早洗衣板一般的器皿,不斷在泥沙水中搖晃淘沙,利用金與泥沙的重量差,來讓金沙殘留在器皿一條條凸起的條紋上。



淘中了好幾顆,正在開心自豪賺到金子了,導覽員卻一棒子把我從白日夢中敲醒。原來為了不掃遊客的興,除了少之又少的金沙外,還放了許多假金沙在裡面,結果我淘出來的全部都是假的。不過確實,在一片泥沙之中看到一點點金光閃閃的東西,那剎時間的滿足感已經很足夠了。

結束以後,到餐廳裡面去,館方提供了小餅乾與咖啡讓我們解解饞,才有動力繼續往下一站前進。


對於加拿大政府懂得善加利用曾經輝煌,卻在時代洪流中不得不廢棄的工廠,作為充滿教育意義的博物館,我實在很感激。導覽員用心的陳述、示範當年的工人們在如何惡劣的環境底下打拼求生活,只會讓與會者在踏出坑道看見陽光的那一剎那,更珍惜自己的一切。相比較許多為了利用土地賺錢,盡情破壞這些無價文化遺產的政府,為我們下一代留下的,又剩什麼呢?

2 則留言:

  1. 哈哈哈!腦門冒火的力霸王...看我的大絕:"佛也發火"XD

    回覆刪除
    回覆
    1. 腦門冒火的力霸王隨時都那麽好用内,哈哈哈哈哈哈!

      刪除